發布時間:2020-09-01 13:53:54作者:劉卉來源:醫藥經濟報
“醫療保障就是在健康產出不變時,能夠以更小的投入獲得更好的效益;醫療保障的主要目標是,保障醫療質量的同時,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增長。從按項目付費到總額控費,再到以DRGs付費,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帶來的一系列影響,讓醫藥企業必須高度關注成本控制?!?月26日在昆明召開的2020全國藥店周暨中國醫藥工業百強年會、中國醫藥互聯網經濟年會上,中國藥科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徐偉如是指出。
中國藥科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 徐偉
藥品市場結構生變
目前,中國醫藥市場增長效率以及結構正發生變化。未來,中國醫藥市場增長前景如何?
徐偉分析指出:“經統計學檢驗,醫?;鹗杖?、支出及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、醫藥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之間的相關系數均超過99%,四者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。醫藥工業的增長速度,可以通過醫?;鸬脑鲩L速度來預測?!?nbsp;
國務院醫改辦曾發文要求,2017年,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%以下,醫?;鸬墓┙o和使用端呈現高速增長,平穩增長將成為今后行業的常態。徐偉指出,在未來幾年中,醫藥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殘酷。面對嚴峻挑戰,醫藥行業“大浪淘沙”,可能有些企業得到很好的生存發展,而有些企業將逐漸被淘汰。
與此同時,藥品市場結構也會發生變化,生物藥將成為最具前景的領域。報告中,徐偉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,2018年最暢銷品牌藥TOP10中,生物制品扛大旗:全球高居榜單的十大暢銷藥中,生物藥占七席,這一占比在我國為十分之三。徐偉預測,今后幾十年,向更多生物藥品轉移的趨勢非常明顯,這個明顯的結構變化將導致企業策略的變化。另值得關注的一點是,藥品市場變化還將引發新的商業模式。未來將不再有“重磅炸彈”型的藥品,而是“集束炸彈”型、“分頭執導”型的藥品。
醫療控費舉足輕重
國家醫保局日前公布的《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》顯示,2019年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醫療總費用同比增長15.3%,人均醫療費用同比增長12.4%。醫療費用增長持續快于GDP增速,可能帶來一系列衍生問題。
中國醫療保障政策的主要目標是,保障醫療質量的同時,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。那么,醫療費用的影響因素有哪些?美國政策和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,技術進步(如新藥的引入)是費用增長的主要因素。此外,醫療費用跟價格和數量均有關——“醫療費用=價格×數量”。徐偉提醒,價格只是醫療費用中的一部分,因此,主管部門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控制醫療中的使用數量。
在醫療費用高速增長的背景下,加快醫保支付制度改革迫在眉睫。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,明確下半年深化醫改6項26條措施。其中提出: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。
不過,任何一種醫保支付方式都有其自身局限性。比如,總額預算很難解決基金分配和醫療機構推諉病號等問題;按床日付費又容易引導醫療機構降低入院標準、延長在院時間;按病種付費容易引發醫療機構降低入院標準、拆分住院等??偟膩砜?,復合式支付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不同支付方式間的優勢互補,減少單一支付方式的缺陷。
實際上,在政策層面,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《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了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標:2017年起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。各地選擇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,國家選擇部分地區開展DRGs付費試點。到2020年,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,全國范圍內普遍實施適應不同疾病、不同服務特點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,按項目付費占比明顯下降。
企業應關注成本控制
支付改革將規范醫療服務行為、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,醫保支付方式的改變必將對醫保、醫院、患者和醫藥企業產生深遠影響。
值得一提的是,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(DRGs)支付作為世界公認的較為先進和科學的支付方式之一,是依據住院病人的年齡、臨床診斷、合并癥與并發癥等個體因素,將臨床過程相近、資源消耗相似的病例歸類至同一個診斷組的分類方法和評價體系,可以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。
DRGs試點加上國家帶量采購的全面推進,藥企如何在“夾縫”中求生存?徐偉建議,一是降低成本,二是“集中力量辦事情”,三是選擇差異化的路徑?!捌渲?,成本控制尤為重要?!?nbsp;
■編輯慕欣
此內容為《醫藥經濟報》融媒體平臺原創。未經《醫藥經濟報》授權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建立鏡像。如需獲得授權請事前主動聯系:020-37886610或020-37886753;yyjjb@21cn.com。
粵ICP備16096691號-2 國內統一刊號:CN44-0098 郵發代號:45-18 廣告熱線:020-37886685 訂報熱線:020-37886650
Copyright www.ycailu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醫藥經濟報公眾號
腫瘤學術號免疫時間
醫藥經濟報頭條號